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,实施“人才强青”计划,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,集聚创新发展智力资源。为进一步提升政策效能,市委组织部对我市现行人才政策进行整合、集成、提升、完善,形成了《关于实施新时代“人才强青”计划的意见》,作为未来一段时期人才政策的纲领性文件。昨天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对《意见》进行发布推介,政策围绕扩大基数、高端引领、凸显特色、赋能发展四个方面,制定了十大计划。

“人才强青”十大计划纵向涵盖顶尖人才、高层次人才、“未来之星”、青年人才等,分层次精准施策;横向围绕“引育留用”等人才工作链条,涵盖了人才的各项服务保障以及创新创业、招才引智等方面的支持激励措施,有针对性地优化人才发展生态。

十大计划具体包括:

人才基数倍增计划:按照“放宽条件、取消限制、新增渠道”的思路,对现行落户政策进行调整,取消部分限制,放宽人才落户条件。

顶尖人才集聚计划:在激励引育、服务保障、柔性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,并与国家、省的奖励补贴叠加享受。比如,自主培养或全职引进的顶尖人才,财政给予500万元补助。

高层次人才提升计划:新政策在国家、省给予相应补助基础上,市级再叠加补助。比如,全职引进和自主培育的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,国家、省、市三级叠加补助达400万元。

“未来之星”储备计划:支持对象主要是有望入选院士、国家级人才工程和省泰山系列工程的后备人才,以及能够带领企业成长为独角兽、瞪羚、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、隐形冠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核心技术人才。

青年人才招引计划:支持对象是本硕博学历人才和博士后科研人才,符合条件即可享受住房、安家等普惠性政策。

技能人才培育计划:旨在打造一支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、技艺高超的技能人才队伍。比如,全职引进或自主培养的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给予200万元奖励。

;海洋人才发展计划:围绕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,着力集聚引领型海洋人才。比如,海洋领域急需紧缺专业的博士、硕士,住房补贴标准分别高于其他领域博士、硕士25%和50%。

海外人才引进计划:为国际化人才提供更具开放性、竞争力的政策支持。给予外籍及我国港澳台地区高校毕业生“同城待遇”,可不受户籍限制,同等享受住房补贴、一次性安家费、就业创业补贴等政策。

; 产才融合促进计划:紧扣24条产业链,聚焦“补链”“强链”“延链”,强化对头部企业和领办人激励。对头部企业按需定制人才政策,将政策的制定权、话语权交给企业。

; 人才服务支撑计划:解决人才“融资难”“融资贵”“融资慢”问题,着力打造涵盖“人才金”“人才贷”“人才板”“人才债”“人才险”相互融合的金融赋能链条。

; 下一步,青岛将在无感服务、免申即享等方面抓好工作落实,让“黄金政策”发挥“黄金效应”,提高人才的获得感。

暂无评论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在线客服